在我國光纖的原材料-預制棒-有一半都來自進口。而在這些進口產品中,日本約占九成,美國約占一成。預制棒的幾個要比國內價格低20%-30%,遠低于國內企業的生產成本價。低價傾銷使得很多國內企業面臨生存壓力。
商務部3月19日發布公告稱,2014年1月22日收到長飛光纖光纜有限公司、江蘇亨通光電股份有限公司和富通集團有限公司代表國內光纖預制棒產業正式提交的反傾銷調查申請,申請人請求對原產于日本和美國的進口光纖預制棒進行反傾銷調查。目前向我國出口預制棒產品的日本企業有4-5家,美國企業有2家。國內可以生產該產品的大型企業有5家左右。
公告表示,自本公告發布之日起,商務部對原產于日本和美國的進口光纖預制棒進行反傾銷調查,本次調查確定的傾銷調查期為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產業損害調查期為2010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
2000年時,外企為了控制光纖預制棒在中國市場,高價將產品銷售給中國。此后,日本某公司與國內數家企業簽訂了5年不平等光纖預制棒供應協議,要求中國光纖企業開具5年不可撤銷的循環信用證來鎖定預制棒數量與價格。而當時的價格為600左右美元/公斤,是現在價格的4倍以上。國外企業為了繼續控制中國市場,近年來又試圖用低價的手段阻止中國企業發展光纖預制棒。
此后,由于原產于美國、日本、韓國的進口光纖產品存在傾銷,并對中國國內相關產業造成了實質損害,于是2005年,我國對此案作出終裁決定,認定其確實存在傾銷行為。
國內光纖市場需求巨大。2013年我國光纖的使用量將近1.6億芯公里。2012年,中國光纖產品使用量占世界的比重占為53%,而這一數字在20世紀90年代僅為1%。預計,未來2-3年,我國光纖產量將突破2億芯公里左右,隨著4G的擴容,需求量將會更大。
由于中國光纖產品需求量非常大,全球所有大的企業都在瞄準中國。與此同時,中國的光纖預制棒產業也在逐漸成熟。國外企業不希望看到中國光纖預制棒企業壯大,更不希望中國具備自主知識產權。
為此,企業要聯合起來,配合商務部調查取證,評估傾銷對現有生產的損害程度。
華星合金電纜-致力于為全球用戶提供“低碳、環保、節能”的電力傳輸材料為使命!從“芯”開始,用心服務。